接觸性皮膚炎為皮膚直接接觸某種物質,皮膚因受到直接的刺激或體質上的過敏現象,所造成的皮膚炎性反應。因此臨床上依發炎型態區分為「刺激性接觸性皮膚炎」及「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」。
接觸性皮膚炎,在接觸的皮膚部位會發生乾燥、龜裂、潮紅、落屑、皮膚增厚等濕疹性病變現象,伴有劇烈癢感、灼熱感或疼痛感。嚴重時有些患者會有水泡產生甚或造成皮膚潰爛等嚴重症狀。
發病的時間與刺激性物質之種類與濃度有關:如果是強酸或強鹼,會立即產生嚴重的皮膚炎病灶,甚至引發壞死性皮膚炎。如果是水、清潔劑及切削油等輕度刺激性物質,則需數週或數月之長期接觸,才會出現皮膚病變現象。
刺激性皮膚炎恢復較慢,有時需要數個月才會痊癒,有些體內因素之影響,如異位性體質者,較易發生刺激性皮膚反應。
接觸性皮膚炎在治療方面可分為三方:
1. 找出致病接觸源
2. 避免接觸致病接觸源就是最佳治療
3. 早期治療,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併發症
大部分的人找致病接觸源非常容易,但是有些時候則很難,病人可以每天記錄接觸過的物質來找出過敏物,而醫師也可以藉由貼膚試驗來幫助病患找出過敏原。
一般接觸性皮膚炎的誘發原因各有不同,且成因複雜,因此最好要經由醫師診斷後才進行治療。勿擅自使用藥膏或成藥,以免造成病灶惡化或副作用。
刺激性「接觸性皮膚炎」的預防之道,在於減少已知刺激性物品的使用(例如清潔劑),並且減少來路不明,或是不確定適不適合自己的物質接觸。
而過敏性「接觸性皮膚炎」的預防之道,則是對於不確定是否會造成自身過敏的物質,由小範圍開始試用,而且最好不要同時添加太多物質。